头图为7月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某旧书店
《俞军产品方法论》 一般
内容没啥干货,一出书又推了几个装逼时髦的词汇,什么用户模型、交易模型,很多内容也只是滴滴的一些PM写的,内容很一般,不过要在这个PM这个装逼圈子混的话,姑且当做社交读物
《谷歌和亚马逊如何做产品》 不推荐
科普读物,,在校大学生可以读读。就自己的从业经验,互联网公司的开发流程都差不多,京东的产品部更像是零售公司的IT支持部
《幕后产品》 推荐
网易云音乐产品经理王诗沐根据网易云音乐从立项到最后成为Top2的回顾,里面大量的案例和经验。网易云音乐起步晚,通过歌单和评论,在版权投入相对较小的前提下,通过产品杠杆放大业务价值,可谓是“出奇”。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强烈推荐
书大概是著名金融博主“风吹江南”在2014年前后写的文章,给“互联网金融”祛魅,金融就是金融,有几千年的业务规范,fintech有大量的过度想象,最终蚂蚁金服的上市折戟,真是风吹江南一语成谶。
《我们的时代》 强烈推荐
上中下三部曲,第一部主要讲联想创业史,主人公取自孙宏斌,第二部是卓越京东电商网创业史,取材于东哥周鸿祎等人物,第三部移动互联网“双创”高峰,投资人枯燥物料的生活。
其中三个主人公,分别代表国企改制、互联网创投、外企等经济主体在过去20年的商业职业经历
《老人与海》 推荐
英文版囫囵吞枣地看完,全英文看起来还是非常非常吃力,都怪当年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激动人心的英雄主义故事,不以成败论英雄
《战争哀歌》 强烈推荐
太震撼的战争小说了,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为过。读到作者关于战争的描写,仿佛那些经典越战片的片段在脑海中掠过。整部作品没有严格的时间线,全靠主人公战后零散的回忆,战前,战中,收尸队,和平时期,这些碎片化的回忆拼凑出了一位幸存者关于战争最真实的感受。贯穿全文的悲剧爱情,更深刻地诠释了战争的“哀歌”。招魂林,炒人肉坡,收尸队,啊,这可怕的梦魇……
《罗生门》 一般
芥川龙之介的中短篇小说集,最出名的当属《罗生门》,里面还有各种鬼神小说,例如《河童》等等,有一种读日本《聊斋》的感觉
《显微镜下的大明》 强烈推荐
通过县志里面的一些小故事,从微观入手,以小见大,能看到民俗民风,几百年前人们的所想所做,以及各种社会风俗和制度。例如花钱找人代替服兵役啊,两个临县因为风水问题怎么打官司之类的
《计算广告》推荐
没啥可说的,教科书级别的干货,互联网公司力量的源泉
《耶路撒冷三千年》一般
很厚的一本书,但是整体读下来就是西方历史的流水账,主角倒不是耶路撒冷,而是三千年西方帝王将相史。倒不如按照年代主体Google查资料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强烈推荐
虽然不算是科班出身的学术著作,虽然字里行间夹杂私货,但是对历史的观察视角还是很独特,其实全书最核心的价值是站在财政的视角上,以央地关系为主线,重新审视“大一统”的中央帝国,有很多借古喻今的意思啦……
《鱼翅与花椒》推荐
书很不错啊,尤其是感情加分,付霞在竹园餐厅和川大的故事真让人怀恋起北苑的那些时光……看完立马起身烧油去炒个火锅肉😃😃😃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不推荐
给中学生的演讲稿,缺乏作为“书”的条理,更多的作用是给日本中学生“扫盲”。里面有一个印象很深的是对汪精卫的说法,毛泽东选择压注苏联,蒋选择英美,汪精卫选了日本,买定离手,愿赌服输。还有一个是胡适作为驻美大使,提出了“介错”论,挺有意思的。
《圈子圈套》推荐
古早味的IT商战小说了,很精彩。20年前的IT行业,sales是绝对的主导。10年前的互联网行业,marketing是主导,今天似乎又要风水轮流转了。不过做sales真的还是很有意思
《精益商业创业》不推荐
其实核心思想就是互联网产品里面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在控制变量的原则下验证需求。一句话就说清楚的事情,没必要搞一本书了嘛
《打造消费天堂 : 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强烈推荐
当年在上海出差的时候,“钟书阁”买的,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是可读性非常强,让人更意外的是,一百年前四大百货公司的经营理念,甚至比今天的shopping mall还要超前。《永安月刊》也算是最早的内容带货KOL了,各种业态、装潢的调整也非常时髦,顶楼游乐场等业态的创新和运营也是非常有意思并值得今天商业地产公司借鉴的。下半年还有幸买到一本《永安月刊》合订集
《智能商业》一般
整体都是废话,但是里面有一个很有印象的案例,天猫、淘宝、一淘,三个战略分别赛跑,是这本书披露的比较有意思的,公司战略上的精益管理。点线面这些都是有价值的思考框架
《社区新零售》不推荐
比较像券商对概念的调研报告,现状总结和投资指导。
《深圳奇迹 : 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不推荐
没啥干活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略与战术的历史》推荐
当年在成都的时候买的,没记错的话是通过大象公会的推荐买的。
首版在1948年,真实有料,战术层面有很多专业的分析,包括闪电战、刺猬战、战略轰炸、飞机后勤保障等等……整体上,对二战的定性为“十字军东征”式的宗教战争,最后的战略目标是“无条件投降”。要说对平民的大规模伤害,盟军犯下的罪行大太多,原子弹和无差别的平民轰炸以“快速结束战争挽救更多生命”为理由,造成更大的人道主义危机。只不过最后美国可以通过好莱坞来美化盟军。另外,盟军也是貌合神离,英美对苏联的敌意甚至高于敌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军帮苏联打开了欧洲的大门,只是后来的“cold war”的前菜。书不错,翻译得不是太好,易读性不是太高。
青春的浩劫 来自东方神坛的档案 一般
童家溪二手市场淘到的。内容比较丰富,基本上梳理了运动几个大的脉络和标志性事件,但是内容的考据上不是太讲究,后半部分作者情绪比较浓,让人分不清是纪实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不过在今天这个环境下再读这本书,意义更大,现在再出版也不可能了,能够留作纪念收藏还是很有意义。
IoT变现 不推荐
互联网人看到“变现”不是这个变现,差得太远了。姑且叫“物联网发展白皮书”更好吧,深圳机场看到的机场读物
君主论 强烈推荐
马基雅维利一定跟《道德经》有某种缘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们都是把政治或世界从“仁义”等虚伪的道德框架中解放出来,支配世界运转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忠孝仁爱,而是“道”和唯利是图……
社会契约论 推荐
西方政治学的基础之一,权力不会无缘无故产生,都是通过让渡和契约产生的。就好比开篇第一句,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但又无时不刻带着枷锁。
扛住就是本事 一般
像是个人博客文章,内容还行,长者的一点经验之谈。
分众的蓝海 : 江南春的创意神话 一般
虽然是一篇软文,但是作为考古也还是很有价值,尤其是那几笔收购,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和复盘。
永安文丛 推荐
非常奇妙的缘分,在复旦旧书摊淘到了其中的分册《桴海鸿音》,旅途中翻看,80年前的上海滩跃然眼前。让我惊讶的是,这种小清新言情都市文风,在那个时候就成气候了。小说里面的白领生活,有写字楼的格子间,有周末陪对象看电影,离婚官司咨询律师,酒吧里面邂逅的摩登女郎,西子湖畔的“船娘”,好朋友喜欢上牙科诊所的女护士……跟今天的都市生活不大差,那时候年轻人还有时间泡吧娱乐压马路谈恋爱,还不像现在的社畜只想在出租屋里躺平……“海派文学”的处女地,这个形容很贴切了。永安公司也是见证了沪上的百年繁华,他们的经营理念也是非常超前了。
美国日本商业掠影 推荐
复旦旧书摊淘的22年前的书,作者当年还是汉商集团的青年骨干,现在都是退休老头了。读这种旧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感受时间流过,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是,98年,零售干部海外考察就重点考察介绍了Costco。
技术至死 : 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 不推荐
硬着头皮在读。作者是多么喜欢掉书袋,全篇都在这个说,那个说,引用一大堆,然后翻译确实也一团糟。大体上就是保守主义对硅谷“极客”文化的批判。
亚洲教父 : 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 强烈推荐
好书!值得推荐!所有的“亚洲教父”都是被动增长,总之都是“做生意的”,不是真正“创造”新事物的。某种意义上这些教父们更像是一个大的“工头”,靠政治庇护起家,靠当原材料加工和初级制造业“工头”发财,再裹挟政治搞地产收租。这也是华人经商的文化特质和共性。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强烈推荐
中学生必读书,遗憾现在才读到。站在历史的风陵渡口,通篇读下来大气磅礴,特别适合中学生励志。也算是“英雄史观”的代表。
创造突破性产品 : 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 不推荐
过时的老东西了
NO LOGO : 颠覆品牌全球统治 不推荐
前半部分讲品牌的历史,从中产阶级到“酷”的青少年,再到嘻哈文化穿透贫民区,再到品牌入侵校园,很有启发和意义,尤其是90年代“万宝路星期五”事件像极了今天国内营销界“品效合一”和电商的数字化营销对传统品牌方法论的冲击。后半部分只能用“白左去死”几个字形容了。
红星照耀中国 推荐
从裤裆里面掏虱子的细节也是完美写实了。TG第一次在国际传媒上亮相
长征 : 前所未闻的故事 强烈推荐这是对中国革命有多少爱才写的出这么考证详细的纪实文学。原来大佬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担架上长征,一路上除了打土豪薅羊毛还靠搞绑架捞赎金,李德真是个老色批。当然还有一点有意思,大佬发达之后换老婆,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演员、女记者、女作家,古往今来都一样啊。最后的结论还是,创业不易,九死一生,红军牛逼格拉斯!
物理学的未来 不推荐水货
小镇美国 : 现代生活的另一种启示 强烈推荐
疫情期间领了渝中区的消费券,在购书中心买的。虽然是学术报告类作品,但是读起来非常流畅,翻译质量很高。美国小镇的好与坏,跟中国小县城很有类比性,不过美国小镇比小县城更“小”。梦的解析 : 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 一般一本正经的“周公解梦”。然后就是看过这些之后,再去看那些新浪潮的欧洲电影,有些意象更好理解了。
超级连接 : 用户驱动的零售新增长
腾讯智慧零售业务的PR材料。全书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也许整个CSIG都靠张小龙赏饭吃。从产品形态上来看,书中很多忽悠甲方的地方,很多不符合微信功能价值定位和功能的地方都被拿出来忽悠甲方。字里行间总有一种张小龙默默地看你们装逼的即视感。

近期评论